【百姓故事汇】走在田埂上的非遗传承人

清晨六点,阳信——一座静卧于山东滨州的小县城渐渐苏醒过来。

劳店镇前周村的马云祥捎上一个馒头正准备去给牛打草;信城街道牛王堂村的刘秀华家里的蒸笼开始冒热气;担任河流镇张古风村妇女主任的李红花则开始准备处理村里的琐碎事儿;温店镇张官寨村的王秀兰正在练着大鼓,温店村的温明英也在面粉与水的交融中开启了新一天的故事......

这是一群年龄都在50岁以上的农民,他们世代在田野里披星戴月,辛苦劳作。然而,他们从祖辈那传承下来的,除了广袤的土地,还有深耕于阳信的文化记忆。

既要“放羊”,也要“写诗”,这群农民,有着细嗅蔷薇守护非遗的匠心。

马云祥今年七十岁,除了有点花眼,浑身一点病没有。家里养着两头牛,二十头羊,还有好几箱蜜蜂。上午割草,下午放羊,夜晚干些零碎活,每一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这样挺好的,忙惯了,闲不下来。”

马云祥放羊

在他9岁时,父亲去世,所以他经常待在爷爷的身边。问及马云祥童年中最有趣的事,他回忆说是爷爷教给他做的鸟笼,在那个贫苦的年代丰满了他的童年。

马云祥口中提到的那个“鸟笼”就是滨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插鸟笼,于2019年被正式确定为非遗,目前整个滨州市甚至鲁西北地区,鸟笼类非遗只有马云祥这一脉,具有家族独创性。手插鸟笼主要用于捕鸟,机关重重,不仅考验技艺还考验构思,一般插一个鸟笼需要整整两天的时间。制作鸟笼的主要原料为高粱秸秆、竹子、榆树枝等。里面蕴藏有大大小小五个机关,能够又快又准地捕到鸟。除此之外,它还具有观赏性强、取材方便等特点。

手插鸟笼展示

“等秋天冷了,鸟就会从北边飞过来了。”刚申上手插鸟笼非遗的时候,马云祥很高兴,欣喜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能够被认可,并且为这个技艺能传承到他这一代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个“牛人”。“我有个捏面人的‘同事’,现在可是省级非遗传承人,那才是真的厉害!”

马云祥口中的那个捏面人的“同事”就是阳信县温店镇温家村温氏面塑的省级非遗传承人温明英。她曾拜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王玓为师,荣获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优秀传承人展示奖”等多项荣誉称号,是“温氏面塑”祖传第四代传承人。

温明英及其面塑作品

温明英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对面塑十分感兴趣。但由于这项手艺“传男不传女”,当时她的父亲并没有让她学,而将精力放在温明英的弟弟身上。但温明英并不服气,在父亲教弟弟的时候,她就在一边偷学,父亲出门时就拿原料偷偷练习。后来温明英拿出捏好的面人给父亲看,父亲震惊于女儿有如此天赋,不教实在可惜,便倾囊相授。

此后,她便继续深耕这项技艺,五十年从未间断。

温明英高中毕业时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形势,她便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去卖捏好的面人。但当时大众生活普遍比较困难,人们更关心吃穿,不太在乎玩乐,鲜少人问津。

“这是我的一个爱好,无论挣钱多少,我都要坚持下去。”2005年,温明英去幼儿园门口卖面人,遇到了当时正在基层四处挖掘优秀民间艺术的阳信县文化局局长刘宝德,她捏了一个孙悟空给局长,看到这独特的技艺,刘宝德端详良久,感到非常吃惊,觉得这是真正的民间艺术,是真正的非遗,并主动记下温明英的电话号码。次年,温明英便通过局长的介绍代表阳信参加了山东省首届文博会,随后“温氏面塑”被成功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明英参加各类活动

回忆起自己的早年经历,温明英说:“一路走来很不容易,幸好自己一直没有和文化断连。”她为了更好地推广面塑技艺来到天津,在此也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被聘为北京联合大学的客座教授,继续传授面塑技艺。与此同时,温明英还受邀参加了国内外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将独具特色的面塑文化带上了更广阔的舞台。面对人们对她的“温大师”等称呼,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谈不上什么艺术家,但咱是一个努力拼搏的手艺人。”

其实,像马云祥口中所说的“同事”在阳信还有很多很多,譬如牛王堂村步步糕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秀华、张古风村虎头鞋市级非遗传承人李红花、庆云赵村西河大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秀兰......

西河大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秀兰

他们在普通农民身份下始终葆有一颗传承非遗的心,深耕于非遗,热爱着土地。

“阳信县绝对是滨州保留非遗艺术做的最好的一个,没有之一。”来自山东滨州庆云县的非遗研究者、三弦曲艺演奏家王明亮这样评价到。

山东自古被称为孔孟之乡,儒家文化在此孕育而生,圣贤诸子辈出,逐渐呈现了一副绚烂夺目的文化图景。阳信位于黄河下游鲁西北地区,因汉代名将韩信自燕伐齐屯兵古笃河之阳而得名。民风淳朴,文化氛围浓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现如今的阳信县始终行走在非遗文化项目挖掘和保护的道路上,于1952年设立了阳信县文化馆。与此同时,文化馆还专门设立了阳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办公室,积极开展阳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抢救、挖掘、整理、申报、保护、传承等工作。文化馆日常会与各乡镇的文化站保持密切的联系,针对提供的信息进行非遗普查从而挖掘更多散落民间的非遗。

截至2021年,阳信县成功申报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7项,市级项目35项,建立县级名录项目共130项。共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4位,逐步建立起了较完善的非遗保护传承机制。

在做好非遗保护传承机制建设的同时,阳信县还不断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展演公益活动,在阳信梨花会上展示非遗项目,开展非遗进校园等活动。

西河大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秀兰就是“文化下乡”和“非遗进校园”活动中的代表人物。作为阳信鼓书院的副院长,她日常坐着下乡文化车来到各个村子给留在村子里的老人们表演,给信息渠道缺失也难以在电视上看到“说书唱戏”的他们留下独属于西河大鼓的文化记忆。这一唱,是唱给过去;王秀兰的微信头像是她在张官寨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时被孩子们簇拥着的照片。孩子们喜欢,就是她最开心的事。她在各个学校教孩子们唱西河大鼓,教她们唱毛主席诗词,唱中国梦。这一唱,是唱给未来。

王秀兰还是王明亮口中的“西河大鼓山东省第一人”。已经有了固定粉丝群体的她,每每去济南参加演出时,粉丝都会到场捧场。她与王明亮也是在济南演出时结识,并一起合作拍了视频,王秀兰唱西河大鼓,王明亮弹三弦伴奏。 

王明亮的视频号下有许多他与各地的曲艺非遗传承人合作拍摄的视频,同时,他也会用传统三弦乐器弹奏演唱流行音乐,试图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曲艺非遗文化。

在喜马拉雅等平台,王明亮上传了许多老艺人所演唱的选段。“我这样做是为了尽我所能挽救一些快要消失的曲艺非遗,没有受众,它就难以坚持。”

王明亮所言也正揭示了一直以来非遗传承的困境。市场缺失导致收入减少,这也是导致非遗人才青黄不接的重要原因之一。阳信县以前的鼓书院举办得很红火,那些艺人们的绝活也非常多。但后来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鼓书院不能创收,只能解散。直到2009年鼓书院才重新组建起来,而在这其中的依旧是老一辈的艺人,没有年轻人。

而传承人才年龄断层的背后还反映着当今年轻人曲艺天赋挖掘的忽视,和对曲艺非遗文化兴趣的缺失。王明亮说到:“培养一个真正的年轻曲艺人才非常难,现在没人来学,所以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有天赋的人存在。”

西河大鼓背后“无市场”、“无年轻血脉传承”的真实现状,也是其他非遗传承目前的切实处境。

国家对于捕鸟有限制,且马云祥的手插鸟笼制作周期慢缺乏一定的现场展示性,吸引来的受众更加之少;如今几乎没有小孩需要穿虎头鞋了,李红花的虎头鞋即使再便宜也无人问津;刘秀华的步步糕由于运输销售渠道不够完善,导致更远地方的客户无法订糕......上百张非遗文化的名片背后几乎都写着无人可续的危机。

而无论是非遗传承者还是各级政府和组织,都一直走在传承和保护非遗的路上,无数散落的“遗珠”被珍视,无数人都在尽力为非遗续写故事。

温明英也并不觉得希望不再,她相信人们生活富足之后,对艺术也会有更高的追求。她也坚信“下一代的孩子们一定能把中国的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李红花把虎头鞋技艺传给了自己的儿媳妇,也为自己默默打气:“既然还有人感兴趣,当作一个手艺传下去也是好的。”

王秀兰收了几个徒弟,如今已有三人能够独立登台,非遗进校园教的孩子们也都参加了一些比赛。“孩子们的家长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都很支持。”

秋风起,阳信疫情转好,王秀兰的文化下乡活动又要继续了,这次,她准备带来作品《阳信颂》,讲述在抗疫中的感人故事;近一个月,温明英经常熬夜到半夜一点钟制作的有60个人物的《耕耘与收获》面塑大型作品,也即将在实验小学展出……

温明英作品《耕耘与收获》部分展示

文:大连理工大学2020级广播电视学专业唐斯佳 张韶瑾

图:张韶瑾 阳信县文化馆 受访者提供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天健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编辑:姜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