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汇】逆袭人生

9月28号,周志峰从官网上查到自己直博清华的信息时,松了一口气。纵然7月中旬就拿到了offer,但这两个月里他仍然在焦急等待着,担心中间出了什么意外,现在他心里的这块大石头终于落地。

综合成绩全专业第一,三年累计获得7万+奖学金,大连理工大学化高1902的周志峰给他的本科生涯递交了一份完美答卷。但谁又能想到,三年前的他是以排名倒数的高考成绩来到这里。

“尽力做好每一件事”

2019年,以603分的高考成绩擦线考入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的周志峰,从湖南岳阳跨越小半个中国来到大连,开启了他的大学生活。不算好的高考成绩让他面对周围的同学时有些自卑,他回忆道:“我的高考分数比同班同学低了二十多分,英语分级考试成绩也只是刚到及格线,这些让当时的我陷入了一段时间的自我怀疑。”但这种落差感并没有击垮他,而是化作了他努力的动力,“我不聪明,所以我只能脚踏实地,用最笨的方法前行。”

周志峰没有给自己定下宏伟的目标,甚至一开始,他的目标只是“进入专业的前50%”,他降低了对结果的期待,却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白天的图书馆、深夜的宿舍中厅都有着他埋头学习的身影。


作为化工类重难点课程的《有机化学》见证了周志峰坚定的求学之心,上课时他认真听讲,下课后他积极查缺补漏,找习题做、找网课听,不懂的地方就线上线下两头求助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整理思维导图,在这样的努力下,《有机化学》的上下两次课程他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以同样认真的态度对待着三年来的每一门课,18门必修课95+,36门必修课90+,加权平均分91.6分,30余本共计3000余页的笔记记录着他的努力,也见证着他的成功之路。

除了学习外,他还积极参与科研和各种学科竞赛,大二那年,他经学长介绍加入了魏志勇老师的科研组,在师兄和老师的带领下摸索着前行。在不断地试错和反复的实验中,他逐渐成长,做出了自己的科研成果,预发表专利一项和论文一篇。他还积极组织带领同伴参与数学建模、数学竞赛、“互联网+”等比赛,共斩获2项国家级奖项和8项校级奖项。

而现在,他虽然已经直博清华,却仍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在大多数保研人选择享受生活的时候,他又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和图书馆,做实验、读文献、学习新的操作软件……这是他现在每一天的日常。


平衡

对周志峰来说,在学业和学生工作中寻求平衡是他这三年的常态,他是班长、是竞赛小组的领头人、是校团委成员,他在各方之间不断取舍、不断平衡。“我个人比较喜欢反思和规划,会对当天的工作进行一个总结,对明天要干什么去进行一个规划,在当天可能也会遇到一些紧急事件,可以把它分为紧急不紧急或者重要不重要,去按照自己的设计去做。”

大一时周志峰凭着热情和真诚换得同学们的信任,成功竞选班长,在此后的两年里,生活上,通过寝室长传达工作,他做到了“3000+条消息处理0差错”,学习中,每月开展两次班会,及时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状况,帮助在学习中有困难的同学。大一带领班级成为校优良学风班,大二带领班级实现“零挂科”,而连续三年民主评议第一名的成绩,是同学们给他的最好的回应,更是对他的莫大肯定。


除此之外,他还在化工学院的学业指导中心担任讲师,除了平时的轮值之外,他积极备课,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在学霸讲堂上力求让同学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最多。“我现在主要负责物理化学和高分子的课程,像物理和化学这些都是我们大一学的内容,给别人讲解的过程也是自己重新把知识点拾起来复习巩固的一个过程。”

每逢学期末,他的科研活动或竞赛活动时间常常和考试相撞,他和队友们都积极协调时间,从来没有人缺席过集体活动,在一次次的合作中,他也收获了许多深厚的友谊。

在繁冗的学业和学生工作之余,周志峰还培养了许多爱好。他喜欢摄影,峰岚杯、凌工睿言、寝室文化节等文化比赛中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喜欢跑步,会在图书馆闭馆后夜跑、也会参与马拉松比赛;他喜欢看电影和电视剧,国内外各种题材涉猎广泛……这些小小的兴趣爱好让他在紧锣密鼓的生活节奏中得以放松片刻,体味人生美好。


十六字箴言

“早日入党,报效祖国,服务他人,奉献社会”,这是周志峰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爷爷给他留下的十六字箴言,从小爷爷就带着他参加组织生活会等活动,这些在年幼的他心中种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入学那天,他带着一纸入党申请书来到学校。

经过不断的学习和考察后,周志峰顺利地成为了19级第一批中共党员中的一员。“这十六个字是我的信念,更是我奋斗的目标”,于他而言,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做好自己的同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是对这十六字箴言最好的践行。

他一直记着爷爷的话,入党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报效祖国,为社会做出贡献才是最重要的。大一下学期,他报名参与了面向河南商丘的支教活动,由于疫情原因,活动在线上进行,通过线上会议,他与中原地区的小朋友交流互动,向他们传授知识;2021年郑州洪灾,他不能亲自前往,就积极通过线上渠道进行募捐;在校内,他也多次报名成为核酸志愿者,为学校的防疫工作出力,“我能拿到今天的这些荣誉都离不开国家、学校和各位老师的帮助,在大工的最后一年我希望能够尽力为学校、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大二的一次专业介绍会中,蹇锡高院士“让中国高分子材料领跑世界”的发言激励了他,这让他定下了“科研报国”的目标。“在之后的深造学习中,我也会把报效祖国,解决我国的“卡脖子”问题作为我的第一目标。”周志峰这样说道。


“早日入党,报效祖国,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小时候每次去看望爷爷,爷爷总会拿这几句话来激励他,而现在爷爷年事已高,时常犯糊涂,“说不出这些话来了”,但周志峰依然把这些话记在心里,并以此为动力和目标前行着。

文:大连理工大学2020级广播电视学专业王雪晨、李颖、杨子凡

图:大连理工大学2020级广播电视学专业王雪晨、受访者提供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天健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