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几百米长的小街装着大连工业百年史

文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卢真珍 图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高强

金二街,一条只有几百米长的小街,却装着大连工业百年的历史。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漫街。漫步街上,老楼、壁画、街景、文创园都在诉说着“钢铁故里”的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历史。

那些三层楼就是筒子楼。


老楼:苏式筒子楼有着70年历史

70年前,大连的楼什么样?很多上了岁数的人会想也不想地给出答案:筒子楼。如今,在大连的很多地方仍然可见筒子楼,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盖起的宿舍、家属楼。很多人不知道,筒子楼最早起源于苏联,也被称为“赫鲁晓夫楼”,中国将其学了过来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泛建造。

在漫街上,就有7栋建于1950年左右的苏联式筒子楼,算得上是大连最早的筒子楼了,被认定为“大连市历史建筑——金家街苏联式建筑群”。楼高3层,砖混结构,从楼体的装饰、阳台的花纹、楼道窗的图案都能看出浓浓的苏式风格。楼内走出一位古稀老人,她告诉记者:“最早这里是大钢的宿舍,我是1989年住进来的,一直住到现在。走廊在中间,一面朝南,一面朝北。我家朝南,只有南向有窗,30多平方米,面积小,但是这么多年下来都习惯了。”

椒金山地区是大连钢厂的孕育之地,百年的工业文化,工匠精神在此沉淀、传承。椒金山金家街区域原来是大钢、大化的家属楼。除了7栋苏式建筑,还有多栋筒子楼,都是3层高。古老的筒子楼沉淀着历史,绝对称得上是漫街上的一大特色。

街景:“雷神的锤子”就遗落在这条街上

略带斑驳的钢铁时钟,沉淀城市记忆的暖色调墙画,曲折凹造型的钢管护栏……老街上的新元素都在传递着一个声音——钢铁故里。2019年,椒金山街道进行老城区改造,挖掘大钢、大化文化内涵,注入新的设计元素,“历史+重塑”,让这里文艺范儿十足。

街道两侧的楼体是城市记忆的手绘墙画;在人行步道的两侧是融入了工业元素的安全护栏;50米情景式浮雕墙,呈现的是昔日老国企的点滴记忆;很多个性鲜明的雕塑小品散落道路两旁,其中最吸引人的要数“雷神的锤子”了。快来试试你能不能拔出遗落在这里的“雷神的锤子”,成为“天选之子”。

一路走来也别忽略了脚下的风景,132块城市记忆金字招牌,串联起了大连工业发展的时间轴,述说老大连、老甘井子的发展历程。很多的大连人感兴趣的大连地名充满了“海蛎子味”:泡崖、营城子、辛寨子、南关岭、双台沟……

金一文创园:回忆满满的“小巷博物馆”

在漫街上藏着一个文创园,这里原本是大钢幼儿园,建于1958年,后被改造为一个具有文化氛围浓厚、产业深度融合、空间功能完备的文化产业园区。负责人王柳熹告诉记者,金一文创园也被称为“小巷博物馆”,在城市记忆展厅,展示大连轻重工业的“老物件”绝对能够勾起50、60、70、80后的记忆。

大连曾是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重工和轻工业都走过了辉煌历程,那些家家必备的东西,你还记得吗?搪瓷缸子、水鳖子、公交车的售票包、铝饭盒、大哥大、“鹿”牌铅笔、酒提子、狮子牌门锁、暖水瓶、手电筒、贝雕画……满满都是回忆。

点一杯咖啡,跟三五好友一同品味这些曾经出现在生活,而今早已淡出的“老物件”,走进记忆里的流金岁月。

每一段城市的记忆,终将留存于在这里生活过的每一个人的心中,而这座城市留给一个人内心的光荣,也许会被深埋,但永远不会消失。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