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艺术家被批量造谣,自媒体追求流量要有底线

知名老艺术家晚景凄凉,被儿子、儿媳刻薄对待,就连生病也无人看管?不久前,84岁著名演员向梅发现自己被自媒体账号造谣,收割流量。

不只是向梅,杨在葆、达式常等老艺术家也均“中招”。这些批量生产的所谓“老艺术家晚景凄凉”谣言,有着同一个格式,先是拿老艺术家的从影经历、剧照打情怀牌,再引出退休、晚年生活的介绍。许多篇文章中,这些介绍还被冠以老艺术家“自述”的名头。翻看文章内容,谣言的内容大同小异,几乎都在渲染子女不孝顺、无人养老等悲惨的退休生活。其中不少文章单篇就有着近百万的点击量,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影响。

向梅淡出银幕后,把重心放在了家庭上,晚年生活幸福,儿子、儿媳都很孝顺。但一些无良自媒体却脑洞大开、胡编乱造,利用这些老艺术家的名气收割流量。被造谣本就令人愤怒,维权过程更令人气愤。被发现造谣后,向梅先后通过儿子实名投诉相关自媒体,但是均没有收到回应,而且几条澄清留言也迅速被删除。可见这些自媒体就是铁了心要借造谣来收割流量。为此,向梅不得不求助权威机构媒体,通过接受专访的方式来澄清。事实也证明,维权走到这一步才总算走通。《被造谣晚景凄凉,84岁著名演员向梅:莫让老艺术家成为流量的受害者!》等文章相继刊发后,相关违规账号已被封禁。

从多名老艺术家被批量造谣的情况来看,这背后似乎已经成为了一条流量产业链。批量造谣老艺术家晚景凄凉与去年刷屏网络的数百篇“疫情之下的某某国:店铺关门歇业,华商太难了!”的自媒体文章简直如出一辙。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虽然造谣文章被删除,相关自媒体也被封禁,但是消除谣言的影响却不是删掉一两篇文章,封禁一两个账号能解决的,消除利用老艺术家的名号编造谣言、收割流量的现象,更是如此。

事实上,部分社交平台一直将打击谣言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做。但面对层出不穷的自媒体营销号,面对各种谣言仍显得力有不逮。一方面是一些无良自媒体人的无底线操作,一方面也在于平台对事实真相如何不易判断。比如,老艺术家已经淡出银幕多年,其晚年生活究竟如何鲜为人知。

如何治理利用名人名号编造谣言、收割流量的现象。自媒体人首先要自律,通过流量和粉丝获取商业回报,无可厚非,但要遵守最基本的商业伦理。胡编乱造,公然炮制虚假新闻,以造谣获取流量,以损害他人名誉、中伤他人家庭生活收割流量等行为,绝不能容忍。对于平台来说,则是要加强监管,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机制,提高查证谣言的响应能力、降低维权的门槛。这些造谣行为,不仅违背了基本的商业伦理,也侵犯了他人的人格权、名誉权等基本权益,严重的甚至触犯了刑法。因此,治理这一现象,还需要行政以及司法部门及时出手,提高造谣的法律成本,让造谣者付出代价。(李一陵)

编辑:赵洁